|
|
面对社会现实的中国建筑理论困境 |
赵辰 |
|
The Plight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Theory Facing Contemporary Social Reality |
ZHAO Chen |
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|
[1] |
李华. 建筑理论与历史新视野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1-. |
[2] |
李华. 当代建筑理论的困境与路径:一个反思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4-. |
[3] |
杨宇振. 越界:危机中的建筑学进路
——从1983年《新建筑》创刊号谈起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14-. |
[4] |
冯江 张欣 康纤星晨. 命题作文:建筑议题的发明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20-. |
[5] |
王家浩. 图像的构建现场:进路与场景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36-. |
[6] |
郭钦恩1,2 刘宇波1* 朱小雷1 邓寿朋1,2 陈向荣1,2. 水韵太湖
——江南大学东氿校区体育馆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56-. |
[7] |
徐苏斌 涂颖佳 青木信夫* 付宇煊 孙兆君 赵敏君. 文化遗产学的新范式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25-. |
[8] |
赖盼1 卜晔婷2* 庞波1. 县级体育中心的“三低”设计实践
——广西博白县体育中心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64-. |
[9] |
姚伊迪1 汤朔宁2,3. 城市触媒视角下的全运会场馆设计策略研究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75-. |
[10] |
吴思睿 王军*. 基于扎根理论的西安近现代大学校园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建构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106-. |
[11] |
王通1 张文彦1 王沛泽2 杨雪媛1. “红旗渠类灌溉工程”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建构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112-. |
[12] |
李海清. 全球互动下具体境遇之省思
——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进路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31-. |
[13] |
胡恒 雷雨舟. 解图与图解
——论如何研究文艺复兴建筑史?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44-. |
[14] |
郭华瑜 韩庆洁 孙政*. 探索一种古建筑认知与表征的新方法
——基于《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》的智化寺万佛阁大木构架数字信息模型建设研究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50-. |
[15] |
王思宁1 钱舟2 黄志强2. 模糊而严谨
——徐州市沛县文景学校设计中的空间重构与场景塑造[J]. 新建筑, 2025, 42(1): 60-.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