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红色维也纳(1919—1934年)及其社会主义大院住区的理想 |
韩林飞 金意欣 |
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(北京,100044) |
|
Red Vienna (1919-1934) and Its Ideal of a Socialist Compound Settlement
|
HAN Linfei JIN Yixin |
[1] |
董智勇 韩宛珊 彼得·布什*. 沉浸式交互
——探索扩展现实驱动的建筑设计新范式[J]. 新建筑, 2025, 43(3): 49-. |
[2] |
张献泽 潘文特*.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综述[J]. 新建筑, 2024, 42(5): 66-72. |
[3] |
项星玮 李煜茜 周从越 董潇晓. 互联网的演变与建筑设计业的平台化转型[J]. 新建筑, 2024, 42(1): 9-14. |
[4] |
秦岩,王欢*. 原型、多样化到复合 ——新加坡商业综合体发展经验[J]. 新建筑, 2023, 41(4): 76-81. |
[5] |
胡苇,孙澄宇*,张冬冬. 人工智能参与下的建筑设计框架[J]. 新建筑, 2023, 41(3): 50-56. |
[6] |
黄庄巍,刘静,邹广天. “中国之意”的初试啼声 ——1940—1950年代现代建筑空间思想的早期中国化探索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6): 117-123. |
[7] |
项星玮,宋振旭,张烨*,刘翠,白洁. 构建具有跨学科内容整合特征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框架 ——面向新工科建设背景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5): 124-129. |
[8] |
李书颀,梅洪元*,刘鹏跃,潘文特,刘益清. 宇航建筑学教育体系研析及其启示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5): 130-134. |
[9] |
张宏,宗德新*,黑赏罡,叶红雨,赵亮. 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发展概述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4): 4-8. |
[10] |
宗德新,康梦祥,高珩哲,张枫,王建河. 面向制造与装配的钢结构建筑设计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4): 36-41. |
[11] |
王力凯,吉国华*,童滋雨,江山. 面向建筑性能的设计优化及设计探索 ——EvoMass工具简介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3): 84-89. |
[12] |
沈振江,汤宁鋆,马妍*. 基于MR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对空间感知能力提升的有效性研究[J]. 新建筑, 2021, 39(6): 106-110. |
[13] |
杨倩苗,孙志中,邹苒*,孔黎遥. 装配式被动房气密性设计研究[J]. 新建筑, 2021, 39(4): 118-123. |
[14] |
黄圣翔,谢瑞杭,周铁军*,张海滨. 绿色可持续的乡村太阳能建筑设计研究 ——以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为例[J]. 新建筑, 2021, 39(4): 124-128. |
[15] |
顾孟潮. 六议科学的建筑评论 ——兼议优秀的建筑评论教材《建筑策划与设计》与《后评估在中国》[J]. 新建筑, 2021, 39(3): 8-11.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