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文明互助、语汇互通、地域转译
——达累斯萨拉姆总站的建筑遗产价值 |
曾忠忠1 李家兴1 张波2 |
1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(北京,100044)
2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(美国) |
|
Civilization Mutual Assistance, Language Exchange and Regional Translation: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Value of the Terminus in Dar es Salaam |
ZENG Zhongzhong LI Jiaxing ZHANG Bo |
[1] |
王通1 张文彦1 王沛泽2 杨雪媛1. “红旗渠类灌溉工程”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建构[J]. 新建筑, 2025, 43(1): 112-. |
[2] |
张光玮. 交织的时空
——由厦门、青岛所见近代建筑遗产之建造价值[J]. 新建筑, 2024, 42(6): 87-93. |
[3] |
刘晖,郭嘉,陈子卓. 技术转移与本土响应
——广州工人新村规划与建造的两条线索[J]. 新建筑, 2024, 42(4): 30-34. |
[4] |
胡石,郑蒨* . 仿写、建造、传统
——从遗产价值的角度看大禹陵禹庙大殿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造的传承[J]. 新建筑, 2024, 42(4): 41-47. |
[5] |
刘永辉,李晓峰*. 基于民间信仰的空间遗产研究 ——闽南民间书院祭祀空间解析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4): 118-123. |
[6] |
宋科. 知识史视角下中国1950—1970年代援外建筑的美学与政治[J]. 新建筑, 2022, 40(1): 126-132. |
|
|
|
|